搜索
位置:首页 > 专家评述

情境教育:中国气派的教育学派——评《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

2011-12-31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王灿明

  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以多维的视角、翔实的资料及理论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为中国教育学派的创建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

  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李吉林及其团队在30多年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充满本土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情境教育学派。1996年的“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2006年的“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以及2008年“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隆重召开,邀请并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对情境教育学派的生成作了一次次的铺垫和导引。《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就收录了这三次研讨会上56位专家的评论,它不仅见证了情境教育学派的发展历程,而且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弥足珍贵的史料。

  本书第一部分是“诗人教育家李吉林”,对李吉林的教育创新和诗意人生做了客观评价。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儿”,李吉林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她在基础教育中率先开展儿童智力、创新思维和审美教育的探索性研究,她开创的情境教学被写进了小学语文新课标,她被誉为“素质教育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在李吉林情境教育成功的背后,我们感受到另一种“情”和另一种“境”。“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情,对儿童和学生的挚爱之情;“境”是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永攀高峰的精神境界。有了这另一种“情”与另一种“境”,才有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努力,也才有她“蓦然回首”一般灿烂光明的成功景象。

  本书第二部分是“中国气派的原创教育思想”,对情境教育学派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历经30多年的不懈探索,情境教育已从当初的一种实践模式发展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教育学派。该学派以“情感”为命脉,以“情境”为基因,以“儿童”为立场,以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为主要架构,建立起的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操作体系,在传统的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教科书里都难得一见。对此,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本书《序言》中给予极高评价,认为“李吉林情境教育学派的出现,与苏联的合作教育学派一样,打破了认为学派只能出现在高等学府的传统观点”。

  本书第三部分是“情境教育探源与诠释”,对情境教育学派的渊源进行了多学科透视。情境教育学派是蕴含民族文化意蕴的教育理论,刘勰的《文心雕龙》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情景交融”、“境界为上”等文学理论给予其深厚的理论滋养。李吉林从“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中得到灵感,创造性地提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的教育主张,概括出情境教育的四个关键特征,既注重“形真”,又讲究“意远”;既突出“情切”,又强调“理寓其中”。情境教育是在中国本土生长的,但李吉林并不排斥西方先进的教育学说,她十分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并有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在实践中实现本土化,堪称“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教育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

  本书第四部分是“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深刻分析了情境教育学派的时代价值。如果将情境教育学派的形成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探索应该聚焦于情境教学,注重吸收、借鉴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论”和外语情景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教学创新,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后期探索集中于情境教育,注重原理构建,拓宽教育空间,开发情境课程。从整体上看,这一学派蕴含的时代特色集中体现于三方面:一是注重情感因素,通过“以情育人”,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二是强调主动发展,通过情境创设,开辟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现实途径;三是立足本土,注重实践。正像田慧生教授所提到的那样,“这种一线教师的草根化的研究为实践工作者的专业化发展和对中国教育科学的贡献提供了一个成功的、鲜活的范例”。

  本书第五部分是“走向世界的情境教育”。2008年11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学者竞相发言,对情境教育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中国教师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为中国教师走向世界喝彩》的评论文章,认为“李吉林引起国际教育同行的关注,并融入世界教育发展潮流,这对于中国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来说,也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值得关注的是,编者还将李吉林的四篇代表性论文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大事记作为该书附录,为深入研究情境教育学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一手资料。

  当然,源于对中国教育学派的关心,读者可能会对该书有一些苛求和进一步的期待。比如,该书主要是对情境教育学派的开创所做的回顾与梳理,但对于情境教育学派的走向关注不够;对情境教育学派创始人李吉林的分析和评价较多,但对于其团队的教育活动和学术争鸣关注不够。如果能对情境教育学派的团队活动及未来走向有更多的探讨,必将有益于更全面地了解情境教育学派的创生过程,更准确地把握情境教育学派的发展方向,使之能够和世界上先进的教育学说进行“平等而不失尊严的文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