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位置:首页 > 重要文献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

作者:李吉林 2006-08-11

  每当我看到春天的原野被油菜花儿渲染得金灿灿的时候,我便会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眼前即展现出农家孩子在田野上奔跑着,追捕蝴蝶的画面;也仿佛看到了追蝶的孩子,面对一片金黄的菜花,分不出哪是花,哪是蝶的茫然神情……。诗中一个“急走”、 一个“追”、 把孩子对美的追求,并期望得到的急切心理,通过形态勾画得惟妙惟肖。
  孩子捕捉蝴蝶,便是这样,无需大人指派、催促。由此,我更深地感悟到爱美是孩子的天性,是普遍的。这种不需要外力推动的。心理倾向,显示出一种趋向着某一个目标的“力”, 影响着孩子的表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其实在一切富有美感的教学过程中,也无不示出美的驱动力的作用,无不产生着美对儿童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儿童,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又是促进全体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孩子的发展不能没有美。于是,我想到,我们的教学应当倡导一个原则,那就是美感性。
  原因之一: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学需要美,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教学却常常忘却了“美”,远离了“美”。我常常在心里想着:美,该是教育的磁石。这块磁石就在我们老师备课笔记的旁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丢弃了那块宝贵的磁石——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孩子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何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呢!没有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 教学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呢!
  原因之二: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我们的小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学习、熟知人类积聚的文化遗产,从而了解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体验人类文明的光辉,让儿童从中获得人类创造世界的精神力量,连同知识,最终转化成为儿童内心的精神财富,使儿童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这该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但是单纯的符号活动、众多的习题、频繁的考试,并不能转化成为儿童的精神财富。前不久,我从中国教育电视台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中国所作的关于《美和物理学》的学术报告,生动地阐述了几代物理学家研究理论架构给人的一种“庄严感、神圣感”, 显示了“崇高美,心灵美……”,是“造物者的诗篇”。一个物理学家的风格、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他研究的目标以及对世界的贡献。可见“美”影响着人生,影响着学术,“美”创造了世界。事实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美”的结晶。人类文明史的精神财富渗透着人类创造美的智慧和血汗。学科本身渗透着美,蕴含着美。我们怎么能把生气勃勃的教学活动,串成问答,缩成概念,编成习题呢?为了使儿童的精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实,教学过程怎能丢弃美而单纯进行知识的教学呢!
  原因之三: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
  我们常说,教育是明天的事业,这是千真万确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教育也是今天的需要。我们的孩子,每日走进学校,参预教学过程,从他们的内心讲,不仅仅是为明天的辉煌作好准备,而且也是为了今天的童年精神生活的需要。儿童作为一个人,他的童年是人生最初的阶段。他们纯真、无虑、可塑,因而他们可以获得更多,吸收得最快。教学活动从更高境界来说,同样应该是童年生活的享受,让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属于儿童的欢乐。而绝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为了你明天的幸福,你今天就得吃苦”这类天经地义的训话,现在看来似乎不能讲得那么理直气壮了;再说,我们的教学倘若能给孩子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对儿童明天的发展必将发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缺乏美感的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已经落后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落后于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其效果与今天素质教育大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到课堂教学的今天,我直觉地感到,从“美”着手,体现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从小受到美感的陶冶必有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由此可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
  因为美的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
  美能激智。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不断地获得丰富的表象,学生常常处于“言有尽 而意无穷”的境界中。伴随审美的愉悦,幼小的心灵无拘无束,学生的思维在笼罩着美感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最佳状态,极力想超越经验的世界,并在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随着想象的展开,潜在的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开发,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直觉和悟性。
  美能发辞。教学的美感性讲究形象的鲜明,而呈现美感,唤起学生审美注意的状态,引起审美兴趣和需要,促使儿童将眼前形象与贮存词语相沟通,激起表达欲望。在语言动机驱动下,有效地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手段美而简约,形成审美客体的朦胧感,在老师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的主导下,激起儿童的想象。物境的朦胧感使想象飘忽,从而提供了语言多义的有利条件,使儿童语言更为丰富多彩。
  美能冶情。美感性教学,由于它的可感知性、愉悦性,使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反映。当学生持久地、多侧向地获得美感,就会一次又一次产生对客观现实的美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这种体验的不断深化,可逐渐培养起审美情感,道德情感,理智情感这样,作为人的高级情感素养就可得到陶冶。
  美能育德。教学的美感性,使学生形成对美的追求,把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求美的目标必然影响着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准则。爱美必然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痛丑”。所谓“知美丑”,“识善恶”。有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爱憎分明的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有了情感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美感性已经在不少老师的课堂上显示出来,并且发出了美丽的光彩。体现教学的美感性,已经成为众多第一线老师的共同需求,在此着力倡导,是希望广大的老师形成共识,共同实践。
  那么如何体现教学的美感性呢?主要还是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师仪态去体现。
  一、显现美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四十来年,深深感到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等其他学科,都蕴涵着美。譬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就说过,数学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说“蕴涵”是意味着藏在里面,如不注意显示,那么教学内容可能就远离美感。教学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学活动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完成认知的任务,还应包含着关于智力的、意志的、审美的、道德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都是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协同进行,综合完成的。所谓“语文不仅是语文”,“数学也不仅是数学”, 这才能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需要一种融合剂,而教学的美感性不仅有利于学科中审美教育的进行,而且可以将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诸要素非常紧密融合在一起。例如数学教“平行四边形”,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然后进行练习计算,这便是最常见的离开了生活,纯认知的很难有美感可言的教学。从教学的美感性来设计这课,首先就会考虑到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出现的本身,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创造美的结果。教学这一课就应重演再现人类研究、创造出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最初阶段的情境,体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生动的一幕,以充分显现教学内容的美感。教学过程一步步显露教学内容的美感性,给教学过程带来生机、带来了推动力。老师启导:“人类研究长方形的计算公式,经历了一万年,而后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却仅用了五十年的时问。显然,人类是从长方形的公式得到了很好启示。”简单的几句话,表现了人类对这两个几何面积计算公式的历程,包含着逻辑之美,创造之美。接着让学生担当角色:“现在就请你们做古代数学家,这屋前有一块平行四边行的地,要你想出方法计算它的面积,”于是我们在课堂上看到这些“古代数学家”拿着长方形、平行四边行的图形,摆弄着,切割着,拼接着,在古典民乐的典雅的节奏中,他们专心思考,小声议论,大胆猜想,终于发现:“我们可以运用长方形计算公式来计算平行四边形,只是这是不是也叫‘长X宽’呢?”学生边说边演示,教室里沸腾了。“公式”不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通过担当向往的角色自己发现的,运用起来就倍感亲切而难以淡忘。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的培养,人类文明史进程的初步的体验,所有这些正是由“美”粘合起来,浑融一体的。可以说,显现教学内容的美感,是教学是否具有美感的第一要素。因为教学蕴涵的美,既可以显现出来也可以掩埋掉、阉割掉。
  我们的教学如果缺乏美感性,没有从求美的角度显现教学内容蕴含的美,会黯然失色。我们不妨再看一节二年级小学语文课,《数星星的孩子》,课文最后一段写张衡听了爷爷讲的有关星星的知识后,“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课文描写的情景该多美啊,但是老师却舍弃教学内容本身含蕴的美感,抽象、分析:“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为什么没睡好觉?”“他为什么要几次起来看星星?”最后提出更严肃的问题:“大家想想,你们应该怎样学习张衡?”一串问题几根筋,这篇富有美感的课文,结果是教师教得索然无味,学生也答非所问。我们的语文课常常习惯于这样的分析,如此课复一课,年复一年,学生的素质,要得到充分发展,确实得划上一个疑问号。倘若从显现美的内容这一角度思考,那就会让儿童感受张衡人睡在床上,心惦着爷爷的话,一次又一次起来,在静夜里细细观察星星的情境。有了这种美的感受,儿童便会为张衡热爱天文刻苦钻研的精神所感动。教材中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张衡到哥白尼,从贝多芬到徐悲鸿,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黄继光到刘胡兰……向儿童展示了一个美的光辉形象。只有让儿童感受其美,形象的美、语言的美、行为的美,儿童才能从中领悟到人格的力量、伟大的精神,并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灵上……。
  二、选择美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我以为主要的是决定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努力再现教材之美。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因衣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儿童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所以我非常赞同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的“能观”作为他的“境界说”中的重要因素。因为“真正之知识唯存于直观”,“一切真理唯存于具体的物中”,既是具体的,必是能看到的,也是应该看到的;只有看到了,感受才是真切的。当然这“看到”, 或是真实地看到,或是仿佛看到。这对凭借形象认识世界的儿童来说,该是何等的重要而合适!所以我曾经提出“让艺术走进教学”。“美”不仅是属于艺体学科,同样属于语文、数学、科常、思品。因为艺术是“直观”的,是“能观”的。图画本身是空间中静的美,音乐是时间中动的美,而戏剧则是生活时空中动静结合的美。教学的美感性,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老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含蕴的美,让儿童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与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是相吻合的、协调的。
  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散文,若仅仅是通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释以及一道道没有实际价值的习题的抄练,这类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要使在儿童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那是很难的。而美感性的教学,运用艺术的直观,学生所得就丰富多了。当老师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桂林时,老师描述着:“到了桂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图画”, 随即出示一张放大的课文插图,学生带着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入情地听着,老师以导游的身份范读了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漓江宁静的美,老师把情境延续下去,并加以强化:“漓江畔,有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坐上小船,轻轻地摇荡在漓江上,那真是‘荡舟漓江’,让我们眯着眼看看这图画般的美景,想象漓江的水怎么静得不觉得它的流动。”学生轻轻地哼?《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子,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听觉、运动觉感受的是优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想象悄然展开,稍倾,老师悄声地问:“你们听到漓江水流动的哗哗的声音吗?”“听到了漓江淙淙的流水声吗?”“潺潺的呢?”孩子们在此柔美的情境中,不想高声语,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沉浸在漓江宁静之美的体验中。教学手段的美感,使学生身临其境。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品尝着语感,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倾向教学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是美的享受。又例如低年级思想品德课,要对学生进行尊老、爱老的教育,老师倘若用讲解、告诉的手段,必然收效甚微。老师通过师生扮演角色,运用戏剧的直观,设在“我想奶奶”,“我和妈妈去商店为奶奶准备礼物”,“我和妈妈乘车去乡下看望奶奶”,“我看到了奶奶问好,交谈,帮助奶奶做事”等一系列场景中,进行行为训练。这样不仅内容是美的,形式也是美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孩子对老人的亲近感,而且感悟了“应该关心老人”的道理。这样借助美也可使道德课走出一条“克服说教”,“重在陶冶与实践”的新路。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那样:“既然每个人先天固有的对美的追求是最好的动力,那么利用它,就可以使人变得文明。”不仅如此,教学手段的美感性,所呈现的画面,形象,连问整个情境作用于儿童的感知觉,儿童多种感知觉的综合丰富,又必然丰富了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真是“一举多得”,其益无穷。
  三、运用美的教学语言
  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教学语言对儿童的感觉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情感的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儿童心的琴弦,往往是美的教学语言拨动的。老师语言表达得美与否,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对老师的语言,学生可以是无动于衷,也可以是感动不已,可以是味同嚼蜡,也可以是如饮甘泉。例如,《太阳》是一篇说明文,本身没有形象、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活动,但是这个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生气勃勃的天体,本身便是美的。老师便从孩子已经获得关于太阳美的表象,组织语言将孩子带入一个新的令人神往的境界:“太阳,我们每天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我们来说好像是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还太少,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老老少少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妙。”学生听着,听着,若有所悟,老师富有美感性的教学语言让他们感到亲切而愉快,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对太阳真相的神往,带着一种理性的探究的热情,投入教学过程。美的教学内容,美的教学手段都要凭借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由此可以断言,如果老师的教学语言缺乏美感,那就很难让学生感受教材之美,没有美的感受,又怎么产生感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类教育最微妙的工具——言语去触及人的心灵最敏感的角落”,“教师的言语成为强大的教育手段”。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是再现了教材描写的美的情境;或是联系了儿童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美感;或是利用儿童联想、想象带入他们向往的境界;或是引导儿童对美的实质的理解、对教材语言美的鉴赏,以及对教材表现的“美”与“丑”的评判。总之,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要么让学生感觉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去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领悟美。这样富有内容美的教学语言,也必需有其美的形式,其用词造句应该是十分讲究,力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语言正是包含其中。
  四、表现美的教师仪态
  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智者、示范者、敬爱者,甚至是权威者,这么一个在儿童的眼睛看来最鲜活的,应该辐射着美的人物形象,它是连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感受其美的。因此老师的形象同样应该渗透着美,焕发着美。仪表、体态都应该是美的,具有美的感染力。然而,这种仪态并不是刻意装点的,而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对崇高美的境界的追求的一个综合反映,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所谓“风格即其人”。让学生看着老师的模样,听着老师美的语言,感受着老师美好的情感,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使儿童从中获得一种鲜明的亲和的美感。
  教学的美感性,通过显现美的教学内容,优化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语言,表现美的教师仪态诸方面,构成的一个多向折射的“审美心理场”。儿童作为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在审美愉悦中获得素质的全面和谐的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