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是构成教学的要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教学离不开情境。本期围绕“教学即情境”,约请部分专家、教师,共同探讨情境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63 玉成“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冯卫东
68 指向学习迁移的语文教学情境设计/唐颖颖
71 情境:让数学概念生成更加自然/柳小梅
文 | 唐颖颖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
心理学家认为,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不存在孤立的、彼此互不影响的学习。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和作用。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态度的习得,都离不开迁移,“为迁移而教”应该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知识和思维技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习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就不可能被应用。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情境作为学习内容的载体,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学习迁移的发生离不开情境,将学习迁移理论融入情境设计中,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性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之一。无论是早期传统的迁移观,还是认知主义的迁移观,抑或是近来的建构主义迁移观,都强调两个学习之间的相似性。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两个学习材料之间会有相同或相似的要素,这对迁移的发生很有利。在选择语文学习材料时,材料的相似性越多,就越有利于发生迁移。如在教学主题综合课《小鸟》一课时,笔者选取古诗《春晓》《绝句》、柯岩的散文《老树的故事》以及王宜振的儿童诗《一声鸟鸣》作为阅读材料,同时选取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春晓》,并引入汉字“鸟”的演变动画作为补充材料。这些语文学习材料都与“鸟”有关,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小鸟可爱的模样、轻盈的身姿、清脆的鸣叫。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由对自然界中小鸟的观察、了解迁移到文本中对小鸟的独特描述,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领悟,再迁移到如同小鸟般展开想象的双翼,充分表达对小鸟的喜爱与赞美。
相似不仅是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在构建学习情境时,还需关注学习内容之间内隐的、深层的、整体的相似,更主要的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相似。例如,笔者带学生到学校旁的濠河边进行野外观察:清澈的濠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河边是一排髙高的柳树,嫩绿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飘荡,树下开着一丛丛金灿灿的迎春花,草地上偶尔发现几朵盛开的蒲公英,还有一树雪白的樱花和几棵打着花苞的海棠。最妙的是,在野外观察前,笔者在河里放了两只小鸭子,在学生经过的路边放了一只乌龟。学生发现小鸭子和乌龟时惊喜地问:“它们从哪里来的?它们正在干什么?”野外观察后,笔者以“我把春天画下来”为题上了一堂主题综合课。课始,用简笔画再现野外活动时的场景,相似的场景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堂学习的距离。接着,笔者让学生将观察到的春天画下来,学生在图上画画贴贴,将在野外看到的柳树、迎春花、草地、小鸭子、乌龟等一一呈现,他们边画边说,语言表达自然流畅。然后,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给自己的画添些什么”,此时,生活中的春景与眼前的画面重合,还带着充满童趣的想象,他们脱口而出:“细密的春雨”“黑乎乎的小蝌蚪”“飞得高高的风筝”“美丽的花仙子”……于是,这幅画在课堂里活起来了。最后,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吟诵起描写春天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古诗词的积累与这如诗如画的情境相融合,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对一般原理的了解越深、概括得越好,学习迁移越容易发生,学习迁移的效果也越好。对于以形象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概念与原理并不适合直接掌握。情境的形象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勾连,进而培养迁移能力。例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首篇课文,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预测方法的载体。尽管预测行为在学生的生活中早已发生,但要在阅读中掌握预测方法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设计了由日常猜谜向文本预测的迁移情境。课前谈话时,教师首先创设看图猜谜的情境,激发学生猜一猜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并根据问题作出猜想,引发他们的阅读期待。然后绘声绘色地讲第一个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停下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点拨这样猜想的依据,以此帮助学生领悟预测的基本方法。最后运用预测方法,让学生自读后半部分课文,在自己有猜想的地方画横线再想一想,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预测。由此,学生对预测这一阅读策略从感受习得顺利向迁移运用转化。
但是,情境又是丰富的、复杂的,并不是情境中所有的要素都需要迁移。教师教学时应聚焦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思考,抽象出主要的概念特征,再设计包含学习目标的类似情境,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五年级上册的作文《即景》要求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笔者以本单元课文《月迹》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实现阅读到写作的迁移。教学时,笔者用简笔画画出竹帘格儿,让一位学生拿着用卡纸剪成的圆月亮模拟“月亮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竹帘格儿”的情景,使他们通过阅读找出描写月亮变化的词语以及体现变化顺序的衔接词。在场景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随着月亮的出现、满盈、没了踪迹而高兴、担心、失落,情感的迁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一下子就解锁了描写景物变化的密码。接着,笔者用视频呈现几个相似的情境:“蒲公英迎风飞翔”“白天鹅水中嬉戏”“暴雨前电闪雷鸣”,让学生运用习得的动态描写方法描述眼前的景物变化。最后学生各自完成习作,描写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这节课的设计,聚焦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通过系列情境中的感受、提取、运用,在迁移中实现语言表达的吸收与内化。
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会起到促进或妨碍的作用。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情境具有多变性和灵活性,可以帮助学生打破由于思维定势而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的负面效应。例如,当学生听到哭声,很容易由生活经验想到可能是孩子迷路了,或是不小心摔倒了。思维定势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在教学综合课“走进春天的树林”时,笔者带着学生走进模拟的树林情境,和树交朋友,沿着林间小道向前走,感受树林的美好,聆听溪流的歌声,随着学生对这片树林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在一段音乐的渲染中,学生转换角色变成了树林里的一棵树。这时,笔者轻轻描述:“春天的午后,太阳暖洋洋地晒着我们。我昏昏欲睡,渐渐地进入了梦乡……忽然,耳边传来一个声音。”随即播放一阵“呜呜”的哭泣声。笔者接着提醒:“现在你就是一棵树,在这片神奇的树林里,你听到谁在哭,它为什么哭呢?”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花鸟虫鱼,连同太阳、风都有了生命,都有了情感。情境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学生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他们猜想:是小树知道自己要被伐木工人砍倒了;是小白兔与乌龟赛跑输了;是百灵鸟的嗓子哑了,不能参加音乐会了;是大家嘲笑狗尾巴草的模样丑;是小露珠要离开大家了,十分舍不得……顺着不同的思路,学生编出了不一样的故事。课尾,笔者进一步凭借情境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思路:“树林里还会传出其他声音: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课后,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开头,展开想象编不一样的树林里的童话,还可以给你的故事取个题目。”
儿童是富有想象力的,纯粹从认知角度去看知识学习与迁移运用,会限制他们的想象。情境的情感性和融合性则能激发儿童的灵性,使其达到更加美妙的创造性迁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