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自然为背景,在大自然中进行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梨树之下”“杏坛之上”,在自然的广阔空间里授课;“自然主义课程论”的倡导者卢梭,坚定地主张教育要返回大自然中去,要去阅读自然这部大书,让儿童过一种真实、素朴的田野生活;杜威则是振聋发聩地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命题,只有使儿童返回他自己天性的生活中去,才会为儿童建造“教育上的天国”。
儿童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汲取各家自然教育论精华的基础上,从1978年的第一轮情境教学实验起便提出了野外情境课程。课程的萌生意在让儿童走出封闭的课堂,让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相通。
对于野外情境课程的价值,李吉林老师从教育实践中获得了深切的感受,她认为:“一个在封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开放世界里成长的孩子,绝对是不一样的,而后者必然胜于前者。因为周围世界是儿童认知的源泉,这个源泉应该让它汩汩地向课堂流淌……那是天地赐予儿童的最珍贵、最美的无可替代的滋养。”“当儿童走进大自然宽阔的世界时,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美感,连同种种景象所包容的、所显示的因果关系,都会引起儿童的喜悦、惊叹和思考。”“在广阔的田野上,孩子们所得之丰,所思之广,所悟之深,绝不是一两次课堂教学所能实现的。”
智能时代、未来教育更需要“野外情境课程”。它的功能,亦如李吉林老师在课程设置之初所秉持的育人理念:“教育要解放儿童,就必须将儿童带入充满诗意、充满生命活力的真实生活或真实情境中去。”这也是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乃至于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其本质源于她对儿童无比的挚爱和深刻的关切,李吉林老师之后近40年的探索从来没有偏离过这一轨道。
作为情境教育的发源地,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通师二附小”)一直以来将野外情境课程作为重要的校本课程之一。学校对“野外”进行广义的界定,打破教室的壁垒,将校园、公园、现代化产业园区、野外大自然等均纳入课程活动的版图,学生在蕴含无限教育资源的野外情境课程中,放慢脚步,开启感官,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验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享受思维碰撞带来的无穷妙想和乐趣,彻底摆脱了“脖颈以上的学习”,从而身心得到了舒展,获得了丰富、跃动的生命。校园中的珠媚园、蕴素苑、香樟道、情境观察区……一花一草、一亭一塘,处处皆景,步步诗行。校园一隅的百草园,经过精心设计成为四年级学生的种植园,每年开春时四年级的师生会以一场“春播”仪式为一年的劳作开启序幕。这一年,学生会在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挖地、起垄、翻整、播种、施肥……种花种草,种菜种瓜,学生快乐劳动,在和泥土的亲密接触中体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时有序、季节更迭。近几年,自动滴灌系统、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也被小范围地运用在百草园中,百草园成了天然的“农学小课堂”,学生在这里识五谷、学农识,在躬身实践中,贴近大地,感知生活,懂得敬畏与珍爱自然。
当下,自然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林间最后的小孩》的作者理查德•洛夫在憧憬未来我们能拥有离自然更近的学校、社会和城市;不少实力雄厚的私立学校甚至有占地几十亩的“自然教育中心”;同时冠以“自然教育”的机构也在各地蓬勃发展。作为公办学校,通师二附小对接时代和教育的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传承李吉林老师构建实施的“野外情境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构想“野外情境课程”理论方面的新思维和实践中的新范式。
野外情境课程朝向智能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新的事物扑面而来,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科技的新事物也一定会与日俱增,在儿童的周围世界彰显出来。朝向未来的野外情境课程,特别重视将儿童带进这样的真实现场,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以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整体性学习,从而形成身体、认知和真实世界的有机统一。同时,受芬兰教育家科丝婷•罗卡博士提出的“现象式学习”教育理念的启发,野外情境课程将全方位对接农业园、产业园等现代化园区,创设身体体验所需的学习境域,可以是学习者通过身体与真实世界直接接触获得的实感性场域,可以是借助AR/VR创设的实境性场域,亦可以是通过言语描述唤起美好遐想的虚拟性意境。如风力发电项目中,学生借助AR创设的实境性场域,了解风力发电的自然环境和相关知识,带着前认知走进风电基地。在身体参与和设计学习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并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野外情境课程融入主题性教育。野外情境课程的活动版图辽阔、课程资源丰富,因此在主题的统领下,注重将各种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在优化的野外情境中,“使儿童的生活空间不再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生活空间,而是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和儿童情趣的生活空间”。同时,广阔无垠的野外情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活了儿童的情绪,激发了儿童心理活动的动力,儿童在忘我的境界中,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向着教师创设的目标推进的正诱发力,从而使野外情境课程实现主题教育的目的:“在引导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时,通过野外情境课程,有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及美的熏陶。”例如,我校传统的毕业班野外夜行军活动,学生将在黑夜中徒步10公里,迎接初升的太阳。活动前,教师提前踩点,计划最优的徒步路线;利用声、光、影,模拟设置出“过雷区”“通过封锁网”等多个关卡。这样,学生在整个徒步活动中都置身于经过优化的、可感且真实的情境中。在具身的课程实践中,他们感受解放军战士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磨炼意志、考验胆识。
野外情境课程促进儿童创新力的发展。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野外情境课程因其独特性,是培养儿童创新力的新沃土。李吉林老师讲过“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而野外情境课程由“真”“美”“情”“思”构建的广远的意境,充分给予了儿童自由、闲适、融洽、激励它们对于激发儿童原发性的、有意无意的创造具有特别的意义。李老师曾回忆带学生去野外看桂花,当一切按事先设计好的序列进行时,桂花的美好形象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激发了他们创造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桂花树下编织桂花姑娘的故事,想象桂花姑娘住在月宫里,因思念人间,于是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种,从此,大地上便有了桂花树。在野外宽阔的思维空间中,儿童的观察、思维、想象相融合,体验创造的快乐。野外给了儿童充足的想象空间,有了想象的基础和先导,儿童就有了创新的意向。笔者也曾带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公园。在观察中,他们发现公园的鸟儿站在枝头,有学生提议给鸟儿建造一个投喂器。在目标导向下,他们需要了解鸟儿吃什么、怎么吃以及如何让鸟儿不惧投喂器,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去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这样一个充满想象、有趣、实用的创造性任务就出现了。可见,培育儿童的创造性本质不在于单纯地传授外在的知识和技术,而更在于营造一个适宜、自由的环境,以唤醒、激活和实现儿童的创造潜能。
未来,“野外情境课程”必将会因为朝向真实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不断展现出其优势,散发出熠熠璀燦的光芒,为儿童在大地上行走,伸展生命灵性的根基,勾画出“让儿童像儿童一样”成长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