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作为一种较高认知水平的心智活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解决复杂问题以及创造﹑决策的能力。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使得科学教育领域愈发重视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但思维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高阶思维的形成必有其基础。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早期,教师凭借情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科学学习中思维的“含金量”,渗透高阶思维的必要成分,对日后提升儿童的高阶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高阶思维是一系列认知成分协同作用的复杂思维过程。小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拆解能力较弱,往往会无从下手,陷入迷茫。而将一组学习任务有梯度地整合起来,从低阶开始一步步“复杂化”,就可以帮助﹑引导学龄初期儿童实现思维进阶。
以苏教版二上《晒太阳》一课为例,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知道了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教材也提供了通过太阳位置辨别方向的基础口诀“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学生若仅仅识记这些知识,其思维活动还处于低阶层次。教材紧接着安排了“根据平面图标出方向”的小练习。图上时间是早晨8点,太阳的方向与口诀完全一致。学生通过简单比对,进入了理解(消化)口诀的层次,此时才算是站在了高阶思维的起点上。
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又设计了另一张与口诀完全相反的“傍晚时分平面图”。学生迅速发现:画面上儿童面朝的方向是西,所以“左面是北”在新的情境中就变成了“右面是北”。这种反向运用,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而转换思维的角度,恰是高阶思维中“创造”的重要一环。
即便如此,反转平面图的设计还是停留在“语言和概念”的层面。因此,笔者又设计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真实情境,在上午第三节课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引导其尝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谁知道现在太阳在哪个方向?
生:中午太阳在南方。
师:请大家面朝太阳站立,接下来我们可以确定哪个方向呢?
生:后面是北。
师:大家向后转,朝北站立。我们刚刚背的口诀是,面朝东时,左边是北。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北面,谁能想办法找出东面?
(有几位学生想出了转动身体,使北面变到自己左手边的方法。)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这么一转就又变成左面是北了。
生(全体学生转身,高兴地叫):前面是东。
要解决这个情境中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之前所学的两个知识点,有顺序地进行分析、判断。而分析和判断已属于高阶思维,有一定难度。笔者适时找出思考的切入点,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最终在教师、学生的协作中,学生通过转动身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间的“探索性对话﹑建构式互动、引导式参与”,都是影响个体高阶思维发展的因素。
综观整个学习过程,儿童不再是掌握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真实的生活情境将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到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到了所学知识的意义。这正是李吉林老师所主张的“学用结合,链接生活”。而几个学习任务的整合,也不只是形式上的整合,还有认知和思维层面的整合,这有助于儿童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逐步跃迁。
科学教学中经常会面临“科学概念”与儿童头脑中已有的“朴素概念”相矛盾的问题。所谓“朴素概念”,是指幼儿对于直面的事物所拥有的某种知识与思考。例如,在前面《晒太阳》的课例中,学生普遍习惯性地认为自己面朝讲台,黑板所在的方向是东,教室门所朝的方向是南。但经过在校园中的实地探究以及之后小组凭借指南针测量,学生发现指针比预想的角度偏离了15度。其实这次“发现”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学校的建筑方位是正南偏西,这恰恰可以生成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思自己的已有认知,从而有效地置换其朴素概念,学会用更加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用简易望远镜观察”这一内容时,笔者同样设计了引导儿童反思﹑探究的问题。学生用简易望远镜观察物体后,笔者提问:你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学生表示图像是正立的。笔者进一步追问,那课本上为什么画着小男孩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图像是倒立的呢?学生根据头脑中的朴素概念随即回答:他把望远镜拿反了。此时笔者并没有立刻否认学生的判断,更没有直接抛出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尝试动手实践,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试着把望远镜反过来,观察物体。学生有的旋转望远镜不同的面来看(实验器材中简易望远镜的形状是长方体),有的把望远镜的“物镜”当成“目镜”来观察,结果发现不管怎么“反着看”,观察到的图像都是正立的。笔者在此基础上总结:看来事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有时候我们以为的、习惯性的判断是不科学的,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此时再揭示其中凹凸两种透镜的奥秘,就水到渠成了。
具身经验使学生的朴素概念更容易被科学概念所置换。李吉林老师之所以倡导“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正是因为儿童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脱离真实体验的科学概念是很难真正被儿童接纳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学习是根植于身体的。即便是抽象概念的学习,也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复杂高阶的认知和学习活动也是具身性的。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这包括“抽象与概括、联想与想象”等,并提出学生应“具有初步的模型理解和模型建构能力”。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操作,可以凭借模型更直观地理解较为复杂的科学概念,进而在早期养成模型建构的意识。
例如,在二上《看月亮》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盒”,看到了盒子里不同形状的月亮,觉得很神奇。基于此,笔者让他们打开盒盖,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学生发现了中间的小球。笔者提问:这就是刚刚藏在盒子里的“月亮”,那么,谁知道盒子里的“太阳”在哪儿?学生通过观察与联想,找到了小灯泡是“太阳”。
接着,笔者用一个深蓝色的皮球模拟“月亮” ,用聚光电简模拟“太阳光”,请一个学生持手电简当“太阳”,照射“月球”,让几个学生担当“地球上的观测者”,笔者再围绕观测的学生移动皮球。学生清楚地看到“月球”上亮区的变化,整个过程其实是用类比和简化的方式模拟“太阳照射月球,地球居民观测月球,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天体运行模式。
在这个模拟的情境中,学生不是旁观者,而是作为学习主体积极参与到情境的建构中,形成一种“有我之境”。学生借助观察和想象,初步在头脑中建立起了立体的、运动的模型结构。
观察结束后,笔者总结:太阳和月亮虽然离我们十分遥远,但通过简单的模拟运动,同学们也能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这可是一种了不起的学习方法,它叫作“建立模型”。科学家们也常用这种方法来解释问题,突破难点。
对学生来说,虽然凭借“模型”去思维的意识还是初步的、模糊的,但在今后的学习中,随着应用模型学习频次的增加、经验的积累,其会逐渐习得这种思维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使儿童的科学学习更形象、更直观、更真实、更具体。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情境“整合、启智﹑激励、熏陶”的作用,有意识地瞄准情境设计中的思维目标,通过提问引导、探究实践、反省验证等方法,促进儿童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逐步演进。
【参考文献】
[1]马淑风,杨向东.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合作推理式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21(24):64-71.
[2]R.布鲁斯·威廉姆斯.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M].刘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李吉林.美的彼岸:诠释:情境课程的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钟启泉.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02(3):68-73.
[6]王锃,张盼,岳晓东.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