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位置:首页 > 重要文献

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李吉林 2001-10-05


  多少年来人们总是习惯地把老师美喻为“园丁”;其实,我以为农民的耕作,则对教师有更深一层的启发。农民,首先是一个播种者,为了种子的发芽,早已把土地深耕细作,施好底肥;为了种子萌发,培育好土壤。应该说农民的劳动,对今天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当然,小学生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能工巧匠的创新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小学生的创新不像专家那样,有一种使命感,有一种责任感,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也不能像心理学家分析的那样,创新要经历充分的准备、长期的酝酿,然后在瞬间产生顿悟,最终获得创新的成果。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他们在课堂上不可能有什么显赫的创新。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其初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这样针对儿童特点,贴近儿童的实际提出要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就可为广大老师所接受,并随之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在校园里蓬蓬勃勃地延伸开去。
我作为一名实际工作者,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多少年来一直追求语文教育的完美境界——让儿童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获得一种审美的感受,以至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进而在广远的意境中想象开去,于是潜在的智慧、悟性迸发出令人欣喜的光亮。我想,这不就是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吗!
  现在归纳起来,有几点值得一写:
  一、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创新的土壤,让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创新,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即使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它是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态度、敏锐的观察力、求异的思维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相关。而在这诸多因素中,能产生驱动、粘合作用的,便是美。
  儿童对美有一种天生的需求,当他们看到一朵小花,一只飞蝶,往往会伫足凝视,并想获取它,那就是因为这小生灵的美,吸引着他们。美对于儿童确实有无穷魅力,甚至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凡是美的,儿童就会被吸引,就会沉浸其中,身心感到无限的畅适、愉悦。因为孩子作为审美主体,在审美感受中需求得到满足,因此产生欢乐感,思维也在无限自在的心理世界中积极展开,潜在的创新的种子就很易于在这宜人的审美场中萌动、发芽。
  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无数人才的成功案例都表明,美影响着人生,提升人的创新品质。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正是主张运用“诗”“礼”“乐”含蕴的美去完成大业。可见美的作用非同一般。
  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在教学中不但没有利用美,相反地却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忽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失策”。我也常常反思,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之所以能受到孩子的欢迎,逐渐走向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美”的恩赐。在情境教育中,美作为手段,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突破口”;美作为目的,是师生共同进入的境界。在教学实践中,多少次、多少回,让我感悟到,美是培育创新种子的土壤。美感不仅是创造的动力,而且是审美创造物的要素之一。创新是人的情感与智慧交融的结晶,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美,不仅可以培养起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通过美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也只有通过美,才有可能去熏陶、感染学生的幼小心灵,进而在学生获得美感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力。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么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呢?那就要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语言,去再现教学内容之美,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
  记得教《落花生》时,我在学生眼前展示一幅花生图。上面是青枝落叶,下面是埋在根部的落花生(先覆盖后揭去)。加上角色扮演、表情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花生埋在土里,绝不炫耀自己的那种内在的美,并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开去,让他们写出自己熟悉的无生命的物体的品格。审美的愉悦,使孩子们美滋滋地想着,一个个十分兴奋,十分乐意,写出一篇篇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小品文。光题目就有《石子》、《火柴》、《蜡烛》、《红》、《绿》、《石灰吟》、《太阳赞歌》、《铁》、《北斗星》等二十多个不同的题目,显示出全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倘若教《落花生》没有让孩子获得落花生含蕴的美感的经验;倘若习作时,又只是全班统一命题,没要求写出事物的美,那么,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不可能到达如此兴奋的程度,习作也不可能如此五彩纷呈。因此,我们应该热情向往,大胆创造,让教学活动成为审美活动。因为教学活动的美,绝不仅仅是色彩、是形体、是线条,它在形式美的后面蕴藏着理念。一篇课文所描写的人物后面都包蕴着他的精神世界,所描写的山川、田野、处所的美,或是展示着祖国河山的锦绣,或是显现出大自然的质朴,或是表现了异国他乡的风俗——那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落花生”给予孩子的是大自然的质朴的美,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多美呀,野花》的散文,感受野花默默无闻地打扮着大地的品格,这虽然是一种朦胧模糊的理念,但却使审美感受更加清晰明确。
  再说带孩子去野外观察,在那个大自然提供的美的情境中,看到的是美美的,心里感受到的是甜甜的,于是想得远远的,很自然地、甚至是快速地将眼前的景象与自己的经验中已经获得的映象,进行新的组合。无论是看月亮,还是数星星;无数是采野花,还是拾稻穗;也无论是看水洼中的小纸船,还是看浩荡长江的急流,都会令孩子们心驰神往,跳出一个个美的词,一串串美的句,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记得有一回,我带孩子去看桂花,野外教育按事先设计好的“寻桂花”、“看桂花”、“问桂花”、“捡桂花”的序列进行,在桂花的色、香、形的美好形象直接诉诸他们的感官后,激起了孩子们创造表达的欲望。我双手捧着他们给我的拾到的桂花,相机引导,把他们带到草地上,让一个小姑娘担当桂花姑娘,我把桂花轻轻地洒落在她的头上——俨然一个美的桂花姑娘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在你们的想象中,桂花姑娘有着非常美丽动人的故事,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编桂花姑娘的童话。好吗?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可以你说上句,我再接下去说。”凉风习习,又送来阵阵甜甜的桂花的芳香,孩子们身心俱适,一对对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有孩子说:“我想桂花姑娘原是个穷人家的姑娘”,接着又有孩子说:“她受尽地主的折磨,勇敢地从地主家后院的小门逃出来”——于是“好心的风伯伯帮助了她”,孩子们真有办法,让桂花姑娘飞起来,而且让桂花姑娘“乘着清风一直飞向月亮”,更奇特的是他们想到“桂花姑娘住在月宫里伴着嫦娥姐姐,却思念着人间,于是洒落下金色的桂花种,从此以后,大地上便有了桂花树。”“为了不至被地主发现,所以她躲在绿叶下,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啊,天上人间,多么宽阔的思维空间,观察、思维、想象的融合,创造出一串串美丽动人的童话。他们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沉浸其中,体验着创造的快乐。我坐在孩子们中间陶醉了,审美感受的愉悦让幼小的心灵迸发出如此惊人的智慧火花,我被孩子们的创造性震惊了。
  我又想,即使数学、科常所揭示的一条公式,一个原理,都是漫漫人类文明史长河中的一撷浪花,那是人类创造美的结晶。我们在教学中,没有理由淡化美,忽略美,不仅如此,还应充分利用美,强化美,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跳出昔日单纯传授知识的窠臼。
  一旦创新的种子在丰厚的土壤中孕育破土而出时,学生就会努力超越自己。学生的审美愉悦,不仅成为催发创新种子萌芽的土壤,而且在审美愉悦中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会影响儿童的整个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念。美,是创新的出发点,美让孩子走向创新。当他们长大以后,会因为追求美的境界,而不惜代价地为事业、为民族、为人类去创造,真正地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创新人才;而不是为一己的狭隘利益去创新,甚至利用创新不惜损害他人与国家的利益而酿成悲剧与罪恶。我以为这是我们今天培养创新人才最终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思考审美愉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又有其更为积极的深远意义。
  
二、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激活创新的潜能,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
  中国的师道尊严是由来已久的。“师尊”则“生卑”。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所表现的亦步亦趋,畏首畏尾,不敢逾越雷池的思维的禁锢,正是在那教师尊严的光环笼罩下,甚至是如同绳索束缚下的产物。这虽然不是教师的本意,但这种有距离、有鸿沟的师生关系,却严重地摧残了学生处于萌芽状态的创新潜能。
  一般说来,教师总是爱学生的。只是爱得不一样,不少老师的爱,习惯为不溢于言表,而是以“严”去表现的。具体说,就是“我教你,你得认认真真地学;我说了,你就得听”,以“划一”“听话”为“格”、为“对你负责”。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以老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的。学生自己的思维、个性,随之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被弱化,以至被磨灭,可以说,这是一种善意的误导。
  师生关系的隔膜和不民主,必然会影响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这是许多善良的老师始料未及的。于是,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努力建立起亲和的师生关系,以激活学生创新潜能的良好愿望,在许多老师心里,已日趋急切,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理念,注入到自己的教育思想中去。这种理念大体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二是坚信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三是学生的创新精神,连同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理念一旦确立,在教学中就会顽强地表现出来。于是,老师的“爱”,便会以“宽”去表现——宽容、宽厚、宽松。“宽容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有了这点精神,教师不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知识的传授者,不再是“唯我独尊”“唯我独是”。我常常想老师的职责应该是“唤醒+激励”。老师热情地唤醒学生创新的欲望,形成动机,激发创新的潜能,让其尽情施展。在此过程中,老师不断地给予肯定,为之鼓劲,在倾注期待、真情交融、合作互动中,使学生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精神,在持续的激励中,不断地得到强化,学生创新的潜能则得以激活。
  1、倾注期待。
  期待效应,在鼓励学生创新的现代,显然更有其普遍应用的价值。罗森达尔的实验就是最有力的实证。一些随意圈点的名单上的学生为什么会获得最佳发展,就是因为老师接受了实验者的暗示,情不自禁地倾注期待的结果。因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唤醒、激活、发展是需要自信的;老师的作用就是提供支撑。老师倾注的殷切的期待,会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从中获得力量,进而形成诱发和驱动,于是“期待”转化为“自信”。
  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源于爱和信任。美国心理学家西尔凡诺·阿瑞提就说过:“一个善良的母亲的爱,并伴随着认为孩子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创造性人的那种信任”是创造力的前提,并指出“这个孩子会心力向内投射,他懂得分享母亲的情感,接受她的预言,他一定要证明她的母亲是对的。充满信任的母亲的形象,永远支持着他。”这一段话,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学生不也常常向往着从老师那儿获得母亲般的爱吗,倘若老师也能像母亲一样,倾注期待,从心底里就确信:“我的学生潜在着智慧”,“你行”,“他也行”,“个个都行”,坚信他们都会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那么学生每天在老师的身边领略到、感受到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支撑和催化。记得我教的实验班上二年级时,来了一个留过两次级的、父母在农村的学生。我想父母不在他身边,缺少关爱与督促,我得设法加以弥补。我对他的策略一是关心,二是信任。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对他的言与行,甚至目光,确实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无论是上课请他读书,回答问题后的肯定,还是课后有意让他帮我捧作业本,当我的小助手,都包含着一种信任,给他一种力量。有一次他写了一篇短小的观察日记,错别字很多,语句也不太通顺,但是,当我看到其中的一句“我看见奶奶回来了,就挽着奶奶的胳膊回家去。”我觉得这形象感人的言辞后面透着这个孩子对奶奶的深情。我依稀看到这个一向被认为是学不进去的孩子,同样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我欣然在这句话下面加圈加点,并在全班表扬了他的进步。此后在许多场合,我有意识地把任务交给他,表扬他,连拍电视也让他参加,他终于觉得自己也和大家一样,在班上能抬起头来走路。两年后学习成绩从“差”上升到中上水平,再从他一篇篇习作,都不难看出他同样潜在着的悟性和智慧得到了初步的开发。我想,倘若我对他以“严”相待,以“常规”要求,他一定会越学越吃力,越学越厌倦,因为被动会使他丧失信心。
  2、真情交融。
  无论是创新精神,还是创新能力,都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而思维是不可能不带情绪的。儿童的思维更不可能无动于衷,在漫不经心的状态下进行。思维的火花往往在于它的情感色彩,当智慧溶进情感,认知进入情感王国,便会产生奇迹。因为情感影响着儿童的内心世界,可爆发出驱动力,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正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
  在这方面我的体验是很深的。我上课时,总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我觉得自己的心是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情是联在一起的,常常会和学生一样,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记得上《冬爷爷的礼物》这一课时,我自己扮演冬爷爷,当我围上一条白围巾站在孩子面前学着老爷爷的嗓音,非常亲热地向他们问好时,孩子们兴奋极了,乐滋滋地应答:“冬爷爷您好!”顿时,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变成冬爷爷和孩子们的对话,使语言训练、思维训练罩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仅仅是关于雪花有多少问题要冬爷爷回答时,孩子们一下子提出“雪花为什么这么白?”“雪花为什么这么轻?”“雪花为什么落到我的小手上就不见了?”“雪花都是六个角吗?”“雪花为什么是从天上落到地下?而不是从地上飞到天上的呢?”等十几个问题,实际上,这既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是心智的交融。它营造了一种师生间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在师生的对话、交流、沟通中,达到了从真情交融进入心智交融的沸腾状态,形成了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使学生在主动投入教学过程时,情不自禁激活蕴藏的潜能,求异的思维品质和探究的精神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例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后,为了加深孩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关爱,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我让孩子们写了《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的想象性作文。当孩子们说到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什么时候来到我们中间时,一个个马上联想到他们觉得特别美好的日子:“我希望她在大年三十晚上来”,“我希望她在我过生日的早上来”,“最好在八月中秋来,那多美呀”;于是又想到“六一儿童节来,我们一起欢度节日”,“在我们春游的时候来,让她和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当讨论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们怎么接待她时,孩子们更是动情了,有说“如果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来,我给她穿上新棉袄,新皮靴”“她春天来了,我把新毛衣给她穿;夏天来了,我给她穿上漂亮的连衣裙”“我要把妈妈给我买的新书包送给他,我自己用旧的,和她一起去上学”“我要辅导老师把心爱的红领巾给她戴上”“我还要把她介绍给李老师,让李老师安排她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真情的交融,培养起孩子善良美好的情感,在孩子们真心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关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时,想象的翅膀也随之展开了,他们求异的思维品质也得到发展。
  每到此时,我常常被孩子的智慧征服,我深感美好的情感会使人变得聪明起来,情感在无意间激活了创新的动机,情感的火苗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3、合作互动。
  和谐的师生关系,很自然也包含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友爱。班上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个性,各自的长处,各自的短处。在主体性的学习中,为了激活他们各自潜在的智慧,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在合作中求得互动;在互动中达到互补。课堂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你提问我回答,你不足我补充,你有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让他们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肯定别人,学会热情帮助别人。在这种亲和的人际情境中,互动、互补。在这里我想引用在实验班三年级时上口头作文《我是一棵蒲公英》一段实录:
(老师的启示,唤醒了孩子的想象。)
  生:我要介绍我家的常客,蝴蝶是我家的常客。
  生:(得到启发)蜜蜂也是我家的常客。
  (在讨论叙述后,让孩子按一定顺序连贯地讲。)
  生:我是一棵小小的蒲公英,我的根深深的埋在土里,叶子嫩嫩的,绿绿的,向四面展开。二月的风伯伯把每一片叶子都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又嫩又细的茎上托着一朵圆圆的金色的小花,像一朵散发着芳香的野菊花。
  (老师引导评价)
  生:刚才×××说得很好,就是二月春风最好不说风伯伯,说春姑娘更美。
  生:我想帮×××改一个地方,他说又嫩又细的茎上托着一朵小花,其实我就是蒲公英,可以不说“小花”,而说“托着我的脸蛋”。
  (在下面一段的发言后,又一阵热烈的讨论。)
  生:“我把他修改一下,蜜蜂在我的小脸上东瞧瞧,西瞧瞧”,这样说不美,可以说“小蜜蜂亲吻着我的脸蛋”这就生动了。
  生:我帮×××加一句,“小鱼跳出水面,好像也要看看这热闹的场面”。
  生:我帮×××加个字,她说“小蜜蜂和我一起玩”,说一起“玩耍”就更好。
  生:(受启发)或者是和我们一起“嬉戏”。
  生:我也帮×××改一下,她说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们鼓掌,小鸟的叫声不大像掌声,可以说“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我们唱歌呢。”
生:我也帮×××加一句,“晚上,小河水轻轻地流着,好像哼着摇篮曲把我们送进了梦乡。”
  ……
  孩子们在学习中,相互倾听小伙伴的发言,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的答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他人互动交往,引发新的思考。潜在的智慧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既求异也求同。在这经常的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中,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同探究的精神。
  总之,孩子的创新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老师的期待、激励,师生间真情的交融,小伙伴的合作互动,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手执金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在这样亲和、互助的环境中,培养起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我能创新”的自信,最终使创新潜能得以激活。
  
三、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的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迸发出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说到底,思维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循规蹈矩式的思维,一味注重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的单一的逻辑思维,甚至由于长期追求统一答案的呆板,形成了定向思维。那种思维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抑制、甚至是扼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通俗地说,就是引导、鼓励孩子们想得远些,想得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想得与别人不一样;说得概念一点,就是有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以及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所谓思维空间的“宽阔”,就是可以随意地想,甚至可以想入非非,想错了也无妨,不受约束,没有规定,不需剪裁,让儿童的思维活动都在无拘无束中自由自在地进行。
  思维空间的“宽”与“窄”,老师的主导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某老师把学生教“活”,也有说某老师把学生教“呆”了,实际上这“活”与“呆”,与老师为学生提供的思维空间的“宽”与“窄”是密切相关的。这就像雏鹰飞翔,虽然眼下飞得不那么高远,但是飞翔的空间却是广阔无垠的蓝天,于是就有了长大后的雄鹰翱翔天际的坚硬的翅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人为优化的情境,由于本身的美感,意境的广远,情感的驱动,则是最适宜儿童想天说地的宽阔的思维空间,都会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想象,神往。凭借想象,孩子同样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于是,孩子可以在意想中揣摩,可以在幻境中塑造,创新的欲望形成,创新的能力在其中得到培养。
  1、观察,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它是建筑在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智慧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是通过视觉获取的,因此观察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儿童总是睁大着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有孩子就说,“让我们去拥抱大自然吧!”观察,为孩子认识打开了一扇扇风光无限、奥妙无穷的窗户。这是孩子智慧与语言的源泉。一个人的观察力不可能与生俱来,要靠后天的有意培养,其途径便是在观察中培养观察力。抽象概念的理论指导,总是无济于事的,离开个体的实际观察,要培养观察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在眼下基础教育中“观察”可以说还是没有地位的,即使在数学科常学科中,突出的仍然是公式、定理和计算。如今把创新教育提高到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度,观察力的培养势必会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并加以落实。
  多少年来,我在教学中总是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的、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观察,以认识周围世界。从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山川田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从有指导的观察到独立观察;从低年级观察静态过渡到观察动态的、或者是静中有动的;从笼统的、粗略的观察,到有步骤的精细的观察。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的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场观察与儿童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树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虫,蓝天的小鸟,河边成群的小鸭……这些直接的富有美感的场景在孩子眼前展示时,我会饶有情趣地逗他们:“你觉得××有点像什么?”“如果把它比喻作人,也有情感,就会说话,那你该怎么说呢?”这些都会有效地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一个秋天的夜晚,我带孩子看月亮,当月亮从树丛升起来时,有孩子说,“那初升的明月仿佛是天边的树梢伸出长长的手臂,把圆圆的月亮托起来了!”当孩子看到折断的蒲公英茎里流出的白色的浆,马上想到“蒲公英是吮吸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看到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儿,想象到“油菜花儿给大地铺了一层金子,春天的田野如果没有了金色的油菜花了,那该是多么单调,油菜花可真称得上菜花之王!”从这一串串生动确切的语言表述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随之而积极展开。每次观察,他们不仅可以发现大自然的奥妙,还可以发生精彩的语言表述。天长日久的观察,不仅为孩子观察日记提供丰富的题材,而且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起敏锐的观察力。正是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善于审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的眼睛。那该是创新人才多么美好而重要的素质啊!
  有一回我参加数学学科老师的备课,老师教“三角形”前,先让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寻找三角形,于是在课堂上,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本上学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而且提出三角形还具有美感和节省材料的特点,这是教材没有提到的。观察,对于儿童来说,满足了他们脑的巨大的好奇心,以及对新生事物的发现与挑战的渴望。周围世界的事事物物该蕴藏多少个疑问号呀!正是在这看世界的过程中,周围的景象、声响、色彩镶嵌在他们丰富的记忆中,以三维空间的形式登记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表象成为他们思维的鲜活的材料,成为展开想象组成新形象的重要的储存。
  2、想象,让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的最好的途径。孩子是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服的。凭借想象,孩子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凭借想象,可以到达小鸟不到达的地方。想象显示了孩子的智慧,想象带给孩子童年的快乐和幸福。我想倘若没有想象,童年该是多么的苍白。可以说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的财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则会随之而减少,成年后则显得更加贫穷了。不是有人做过调查吗,同样一个圆圈,幼儿看到后能想象到太阳、月亮、饼干、皮球等20多种景和物,而大人见了,圆圈就是圆圈。据报道,多少年前杨振宁博士在安徽少年科技大访问时就有意向校方了解:在这些少年中,有没有人怀疑牛顿定律。他还说,过了这年龄段,以后就再也不会怀疑了。所有这些都深刻地告诉我们:学校与老师必须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今,“想象”一词已醒目地出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这是建国以来,历次颁发的课程标准、大纲上从未出现过的。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要付诸实施的。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什么玄妙之事。关键是老师要为激发孩子的想象提供契机。其间有两点是必具的条件:一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因为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知、感受紧密相联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的印象,这种“直接的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的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作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中。就拿教学《荷花》一课来说,上课时,我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画,满池塘的荷花盛开着,老师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到荷花池边,学生仿佛真的闻到了荷花的清香,看到碧绿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以及那藏在荷花里的小莲蓬。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的视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荷花的图画、真实的荷塘都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象。而审美意象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每个孩子意象中各自显现的荷花的形象,虽然是千差万别的,各自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荷花的美感,连同所激起的对荷花的爱,却是共同的。孩子们纷纷用最美的词句去描述荷花、荷叶……在移情的作用下,伴随着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在“现在你们就是一朵荷花了”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站在荷花池边,我久久地看着荷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这“仿佛”就把他所获得的荷花美的内心的体验,通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甚至下了课许多孩子还挤到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她)成为荷花的想象中的画面和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是创新的前提,又成为持续创造所追求的驱动。如果在纯客观的分析下,老师以一串串提问,让学生回答,大概只有照本宣科的机械答语,不会有这种创造美的冲动和生动语言的表述。
  由此看来,想象实际上就是将获得的直接印象,进行新形象的组合。当学生随着情境的连续,学生置身于作家创作时那个情境中,老师的提示、描述:“我们仿佛来到……”“我们仿佛看见了……”“我们仿佛听到了……”“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这些推动性的语言,让学生在获得真切感知的同时,也进入了想象的情境中了。
  孩子的描述往往极大地丰富了已出现的画面。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事事物物在儿童的语言中都变得富有情感,与孩子的心相通。 这些语言描述正是孩子想象的杰作,显示了孩子创造的活力。孩子在阅读中凭借想象,可以丰富阅读材料;孩子在习作中,凭借想象,可以把习作写得富有儿童的情趣。因此,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带着想象去阅读,带着想象去习作,这样的阅读是智慧的阅读,这样的习作是激活智慧的表述。
  事实表明,想象让儿童的思维插上翅膀。想象是会飞的思维,想象有效地拓宽了儿童的思维空间。
  四、在学科训练中,培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为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所设置的课程都是基础性的。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必要基础。基础如何形成?靠训练,靠学习者的亲自实践。从而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熟练,在实践中提升。在提倡创新教育,强调把学生教“活”的同时,务必要讲究“实”。“活”与“实”看来是相互矛盾冲突的,然而又是可能、并且必须融合、互补的。“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的产生是“1%的灵感+99%的勤奋”,这99%的勤奋当然少不了训练。新近美国心理学家阿里克森提出更加明确的观点,他认为任何领域里天才的产生都是本人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经过10年时间的训练,都可以有天才般的表现。其中包含记忆的训练。”
  提到训练,绝不能和那些单项的习题式的练习混为一谈,训练,是能力的训练,说得更明确一些是实践能力的训练,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实践产生的价值。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必须靠训练,如同任何人掌握工具、掌握一门技能技巧一样,没有训练必然是落空的。
  在这里实践训练之重要,目的是十分鲜明的,是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既然是这样,学科训练应该与儿童的思维发展,与儿童生活,与儿童活动与学科内容结合才是恰当的。
  1、训练与思维结合,强调灵活。
  我在二十多年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实验中,始终把握学科能力训练与发展思维相结合。在训练中,既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展开联想、想象,甚至浮想联翩;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的、判断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独自地沉思冥想,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具体说来,在语文学科中:①结合词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因为一个词就是一个概念,当然准确的概念并不等同于以词解词,而是结合上下文,结合儿童生活经验,体会词的形象,情感色彩和细微的差别,培养学生对词的高度的敏感性,这样,儿童运用的语言是准确的,甚至是鲜明生动的,思维运用的概念因为准确而清晰无误。②引导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思维的形象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修辞手法似乎是过高的要求,但是在他们的语言实践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起来了。“我看到了春姑娘的笑脸”,“那朵云多像一只大海龟在慢慢地爬着”,“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腊梅花了,带来了雪花,还给我们带来了呼呼的北风”,类似这样的句子,早已在一年级许多孩子的口头语言中出现,实际上这已经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我们的教学只能走在孩子发展的前面,而不是相反。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顺其自然地引导运用,当然术语是不宜出现的。③通过篇章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有序性。从三年级开始,篇章的训练就应该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中加以训练,逐步达到条理清楚。现在似乎不太强调分段,概括段落大意,那是因为应试中答案太窄、限得太死的缘故。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文章段落层次,布局谋篇在小学中高年级还是应该深入浅出地教学,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如改变体裁、转变人称、增添角色、编写提纲等多种创造性复述都属此类。这不仅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需要,也是思维发展的需要。④在综合性的语言训练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语文学科不仅有字词句篇的训练,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更需进行综合,比如词句的训练与口头交际语言的训练综合起来,创造性复述与篇章训练结合等等,都会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想得广远。⑤通过想象性作文,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求异性。想象性作文,实际上是儿童将现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画面结合起来的一种非常自由、充满了创造的习作样式。习作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可以随着孩子的意愿而选定。有计划进行想象性作文,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在数学教学中,我主张结合熟练的计算,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结合几何形体的理解,训练思维的形象性;结合应用题的演算及自编,培养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结合公式定理的探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此外,还可以利用情境,进行角色趣味计算、演算竞赛、小博士解难题、一题多解小比赛,以及模拟操作、现场实地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训练与生活结合,强调应用。
  训练与生活相结合就是要培养实践能力,所谓实践能力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能力。“学以致用”,早已成为人们学习的普遍原则。但是从“学”——“用”,同样必经训练的过程。既然最终为了应用,训练必须与生活结合。也只有与生活结合的训练才是最有效、最实际的。就拿语文来说,在生活中,要我们运用阅读,进行欣赏性的精读,或休闲性的浏览、或资料性的检索,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有精读、略读、速读、跳读等多种不同要求和形式的阅读,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朗读和默读。我们在生活中,文字表达方面需要把一件事、一种现象,一处景物,一条消息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清楚,加上日常应用的文体,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应该是清一式的命题作文,一味注重写作技巧与形式的套用,而忽略书面语言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需要;需进行叙述、说明、描写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在口头表达方面,我们的学生现在和将来要能与熟悉的人或陌生的人交往,在交往中需说明情况、报告见闻、提出要求、发表见解、交流信息、沟通情感,需要有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就需要模拟生活的情境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进行陈述、说明、赞美、对白、质疑、争辩、商量、评判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语言实践活动。
  3、训练与儿童活动结合,强调自主。
  活动是儿童生命力的体现,儿童正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会创造的,所以从训练的形式讲,应与儿童活动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到活动,让人马上想到课外,其实在课堂上,同样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进行训练,又通过训练让儿童充分地活动起来。我和实验班教师常常凭借已经优化的情境,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的活动、探究的活动、审美的活动、评判的活动、语言的活动,并在其中产生动机,充分感受,模拟操作,判断正误,比较鉴别,包括逻辑推理、展开想象、联想等在内的思维的活动,并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趣中学,在乐中学,在做中学。例如教学《海底世界》,就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担当海洋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创设“实地考察”的情境潜入深海考察,发现500米深处有“点点星光”;又通过创设“使用现代化工具”的情境,让学生用上模拟的水中听音器,仿佛亲耳听到了海底居民的“窃窃私语”;然后通过“搜集资料”举办考察归来的展览会,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海底世界的动物、植物和矿物,并利用进入情境的兴奋情绪,进一步学习课文语言,进行朗读课文、报告见闻、查找资料等一系列活动,使语言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在有情有趣的活动中落到实处,让儿童的才干得到施展与锻炼。
  为提高训练的时效,我主张以强化训练推进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每课教学中得到保证;而在单元教学后,则进行综合训练,以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此外,还必须通过引导,将训练延伸至课外,使训练进一步与儿童生活结合,并由此培养学生主动训练、独立训练的良好习惯。
这样将训练与思维、与生活、与儿童活动结合,训练必然会吸引儿童的主动投入,训练也必然是有效的。这就为儿童日后的创新所需的思维品质与实践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写到这里,可以想见儿童潜在的创新种子在审美愉快的丰厚土壤中得以萌发;和谐的师生关系、宽阔的思维空间为创新的幼芽提供了最适宜成长的环境;在小苗成长过程中,加强学科能力的训练,使小苗的根基更深。这样的小苗必然长成大树,结出硕果。
正是在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牵动下,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亲和的与人合  作的精神,以及扎实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那是对儿童整个心灵的滋养与完美人格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的灵魂便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